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山西沿黄丘陵沟壑区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以柳林县为例 山西农业科学 2022,50 (4) 540-55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Habitat Quality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of Liulin County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0 (4) 540-55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山西沿黄丘陵沟壑区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以柳林县为例

作  者:
张徐;吕春娟;白冰;毕如田;夏露;许彩彩;孙波
单  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环境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生境质量;空间集聚性;Fragstats;InVEST模型;沿黄丘陵沟壑区
摘  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区域的生境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学分析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沿黄中游丘陵沟壑区典型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县域柳林县为例,基于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运用Fragstats分析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InVEST模型Biodiversity模块评估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生境质量空间的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及工矿用地减少,林地、耕地和草地增加,呈现城镇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转向林地、耕地、草地态势;高等级生境质量面积减少,低等级生境质量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部分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地、草地破坏,而采矿用地复垦增加的林草地尚在恢复期,达不到高等级生境质量.生境质量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各等级生境质量全域交互分布、局部集中"的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东北部及东南部高等级生境质量局部集中,中部县城低等级生境质量带状分布,其余空间高低等级相间分布.生境质量空间集聚性有所增强,生境质量热点及"H-H"型集聚区面积增加,主要位于柳林县北部,而冷点及"L-L"集聚区主要位于柳林县南部.整体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柳林景观破碎格局加剧,斑块形态趋于复杂化,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降低,同时造成生境质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生境质量空间集聚性有所增强.
译  名: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Habitat Quality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of Liulin County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