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及鳞片差异性 野生动物学报 2022,43 (1) 24-3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Coding System and Comparisons of Scales Between Malayan Pangolin( Manis javanica) and Chinese Pangolin( M.pentadactyla)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2,43 (1) 24-31

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及鳞片差异性

作  者:
郭策;逯金瑶;李思源;姜宇泽;梁春芳;华彦;李波;李立;唐松元;徐艳春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关键词:
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
摘  要:
鳞片是研究穿山甲(Manis spp.)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类、个体鉴定的重要材料,鳞片的形态在穿山甲身体上具有渐变性,只有同部位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开展相关工作需要首先确定鳞片所处的身体部位,为此建立了马来穿山甲(M.javanica)和中华穿山甲(M.pentadactyla)全身鳞片(头部除外)的编码系统,并对其鳞片位置及数量进行比较分析.该编码系统对穿山甲颈部、躯干、四肢、尾部的每一枚鳞片均进行编码,每枚鳞片在坐标系中都有固定的位置.通过这一系统,可以便捷地统计各个部位鳞片的数量,比较部位之间、个体之间、物种之间鳞片数量和对应鳞片相对位置的差异.利用鳞片分布热图揭示出,全身鳞片总数、躯干部鳞片行数、尾缘鳞单侧鳞片数、四肢鳞片数等均具有显著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差异(P<0.001).此外,马来穿山甲尾腹部鳞片颜色比尾背部颜色浅,中华穿山甲尾腹部鳞片与尾背部鳞片颜色一致;马来穿山甲前肢最后一纵列鳞片逆向生长,与前一纵列的鳞片成"人"字状拱起.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的重要依据.
译  名:
Coding System and Comparisons of Scales Between Malayan Pangolin( Manis javanica) and Chinese Pangolin( M.pentadactyla)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