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毛乌素沙地杨柴灌木林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水土保持通报 2021,41 (2) 76-83,12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Response of Soil Moisture to Different Rainfall Patterns in Hedysarum Leave in Mu Us Sandy Land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41 (2) 76-83,121

毛乌素沙地杨柴灌木林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作  者:
洪光宇;王晓江;刘果厚;高孝威;张雷;李卓凡;李梓豪;海龙;郗雯
单  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降雨入渗;杨柴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格局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对判断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为群落结构进行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飞播杨柴灌木林地不同深度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Watchdog自动水分监测系统连续监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不同降雨事件下10,30,50,70,90和110 cm土层水分的时空变化,分析土壤水分入渗、再分配及水分补给特征.[结果]①杨柴群落0-110 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受降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特征,10 cm深度土层为变化剧烈层,30 cm深度土层为弱变化层,50 cm以下深度土层为稳定层.②10 cm深度土壤水分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明显,降雨强度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浅层土壤的补给影响较大同时对入渗的深度有一定影响.30 cm以下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对降雨的响应滞后,30-50 cm土层主要受初始含水量和降雨量影响较大,50 cm以下深度水分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③>8.8mm的降雨对10 cm及以下土层具有补给作用,>40mm的降雨量可通过降水再分配至少达到110 cm深度土层.[结论]杨柴群落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深度处,>8.8mm降雨可供杨柴群落有效利用,>40 mm的降雨量可有效对地下水进行补给,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应对下一年度植被生长初期需水时降雨量较小的干旱月份.
译  名:
Response of Soil Moisture to Different Rainfall Patterns in Hedysarum Leave in Mu Us Sandy Land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