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2) 46-5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 (2) 46-51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作  者:
金艳;马红珍;宋全昊;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周宝元;朱统泉
单  位: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资源评价;CIMMYT;小麦;引种;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摘  要:
为了解新引进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资源在黄淮麦区的遗传多样性及性状特点,挖掘利用价值,拓宽现有种质基础,以40份新引进的CIMMYT小麦资源为材料,对株高、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旗叶长与旗叶宽、穗长、穗粒数、分蘖数、生物量、产量、千粒质量等11个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及籽粒水分含量、吸水率、蛋白含量、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等6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56%~32.55%,平均值为18.00%,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7~2.05,平均值为1.95;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4%~7.86%,平均值为4.56%,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7~2.03,平均值为1.96。所有17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5.65%;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包含8份资源,占比20.00%;类群Ⅱ包含9份资源,占比22.50%;类群Ⅲ包含3份资源,占比7.50%;类群Ⅳ包含20份资源,占比50.00%;第Ⅱ类群材料的蛋白质含量与面筋含量最高,与其他类群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且硬度与沉降值最大;第Ⅲ类群材料的产量和生物量最大,株高最高,穗下节长、穗下茎长与穗长最大,穗粒数与分蘖最多。本研究明确了该批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其农艺、产量、品质性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