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东北稻区有机和稻蟹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1
(8)
1-8
东北稻区有机和稻蟹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作 者:
寿丽娜;张智才;陈淑峰;吴文良
单 位:
邢台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东北典型稻区;稻蟹共作;有机水稻;经济效益;
摘 要:
为了准确评价东北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从2011年5月—2012年11月间,在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模式,即对照处理(CK)、常规模式(CM)、稻蟹共作(CR)、有机水稻(OR)、减量施肥(RF)。在对各处理农事活动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资料和投入的成本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各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显示,稻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高为38 654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3倍;其次为有机水稻23 087元·hm-2,是常规处理1.4倍。常规模式的粮食产量最高,为9 466 kg·hm-2,显著高于减量施肥处理和有机处理(p<0.05),但是与稻蟹模式的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中产值最高的是稻蟹模式,其次是有机模式,分别为常规模式的2.0倍和1.6倍。净产值最高的有机模式为22 508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0倍,其次为稻蟹模式,是常规模式的1.5倍。试验表明,有机模式和稻蟹模式均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章
-
东北典型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稻田氮素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陈淑峰, 孟凡乔, 吴文良, 王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20 (6) 72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