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与总初级生产力估算 森林工程 2021 (5) 28-3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与总初级生产力估算 Forest Engineering 2021 (5) 28-36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与总初级生产力估算

作  者:
徐珂;邢艳秋;常晓晴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光能利用率模型;千烟洲通量观测站;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模型优化;敏感性分析;
摘  要:
为使光能利用率模型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江西省太和县千烟洲为例,利用2003—2005年卫星遥感数据(GLASS LAI叶面积指数产品数据集、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集(MOD09A1)和MODIS GPP产品(MOD17A2))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网络(ChinaFLUX)千烟洲常绿针叶林的通量观测数据,对13种不同光能利用率模型中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FPAR)、7种水分限制因子(fθ)和3种温度限制因子(ft)进行模型重组,通过对比通量站观测值与273种模型组合的估算值的决定系数及均方根误差(RMSE)得到更优的模型组合。同时使用该优化模型进行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估算,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所得到的优选模型组合:用EVI表示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EVI、3PG模型中的水分影响因子fθ-3PG、TEM模型中的温度影响因子ft-TEM(R2=0.86,RMSE=0.47μmol/(m2·s))的模拟效果最好。优化模型的GPP模拟值均优于MODIS陆地四级标准数据产品(MOD17A2)。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光量子效率αmax、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为模型的直接线性变量,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其他参数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光合最低温度Tmin、光合最适温度Topt、月均温度T、光合最高温度Tmax。因此,本文的优化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对进一步提高GPP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