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工修复下退化高寒草甸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中国草地学报 2022,44 (7) 23-3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co-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Nitrogen,and Phosphorus in Degraded Alpine Meadow under Artificial Restor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2022,44 (7) 23-32

人工修复下退化高寒草甸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作  者:
段成伟;李希来;柴瑜;徐文印;苏乐乐;杨鑫光;马盼盼
单  位: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土壤-植物-微生物;化学计量比;施有机肥;免耕补播;高寒草甸
摘  要:
施有机肥和免耕补播作为有效恢复措施深刻影响着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调查了施有机肥和免耕补播处理土壤-植物-微生物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修复措施的适应性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修复措施处理土壤碳氮磷比平均值为100.07 ∶ 6.53 ∶ 1,表现为明显的碳富集现象;不同修复措施处理植物地上和地下碳氮磷比平均值分别为71.77 ∶ 2.13 ∶ 1和128.25 ∶ 3.44 ∶ 1,表现为明显的碳、氮缺乏或磷富集现象;不同修复措施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比平均值为27.54 ∶ 18.67 ∶ 1,表现出明显的碳缺失和氮富集现象.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磷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植物全碳和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之间具有显著的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与植物地上部分全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磷与植物地上部分全碳、全氮及地下部分全磷均具有显著的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植物地上部分全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揭示,土壤全磷、氮磷比、有机碳、碳氮比和植物地上部分全碳、碳磷比、地下部分碳氮比是共同调控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土壤有机碳仍然是高寒草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施有机肥+免耕补播在恢复退化高寒草甸生态格局以及驱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译  名:
Eco-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Nitrogen,and Phosphorus in Degraded Alpine Meadow under Artificial Restoration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