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 (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20 (6)

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作  者:
周永昌;王世会;成永旭;吴旭干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长江水系;辽河水系;杂交种;养殖性能
摘  要:
为探究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系统地比较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阶段,4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4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辽河与长江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成活率高,产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2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