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节水改造前后永济灌域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干旱区研究 2022,39 (3) 841-85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nge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salinized irrigation distri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ter-saving reconstruction Arid Zone Research 2022,39 (3) 841-852

节水改造前后永济灌域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作  者:
崔佳琪;李仙岳;史海滨;孙亚楠;马红雨;菅文浩
单  位:
呼和浩特市科兆丰水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时空概率分布;指示Kriging
摘  要:
地下水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资源,而大规模的节水改造工程势必造成地下水环境的变化.本文从时空概率分布角度,探索了河套灌区永济灌域节水改造前(1998—2000年)、初期(2001—2006年)、中期(2007—2012年)和后期(2013—2018年)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指示Kriging法分析了节水改造前后不同阈值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空间概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节水改造工程的推进,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均呈增加趋势,节水改造后期(2013—2018年)较节水改造前(1998—2000年)平均埋深增加了0.36 m,矿化度增加了1.37 g·L-1.(2)空间尺度上,节水改造后期33%的浅埋地下水(地下水埋深<2.0 m)高概率区(发生概率在0.5以上)过渡为深埋地下水的高概率区,且受城镇化影响(开采利用量大),中南部和北部地下水埋深增加显著;矿化度<2.5 g·L-1和≥3.0 g·L-1的高概率区分别扩大了17%和4%,即研究区中南部地下水趋于淡化,北部及东西边缘部趋于矿化.(3)21 a年均深埋地下水(地下水埋深≥2.0 m)高概率区占总面积的39%,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矿化度<2.5 g·L-1的高概率区面积占67%,≥3.0 g·L-1的高概率区面积占比27%且集中分布于北部地区.节水改造增加了地下水埋深(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虽矿化度呈增加趋势,但矿化地区多集中于各排干附近,建议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
译  名: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nge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salinized irrigation distri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ter-saving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