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处理方式的猪人工授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27 (1) 41-4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处理方式的猪人工授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1,27 (1) 41-42

不同处理方式的猪人工授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作  者:
钟澜;谢光明;陈细浩
单  位:
广东省韶关市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授精;繁殖性能;公猪诱情;催产素
摘  要:
选用健康状况良好的长白后备、经产母猪178头,按配种时间先后分组,其中后备母猪32头,分别为试验Ⅰ组(10头)、试验Ⅱ组(10头)和对照A组(12头);经产母猪145头,分别为试验Ⅲ组(47头)、试验Ⅳ组(50头)和对照B组(48头)。各组均实施3次人工授精,试验Ⅰ、Ⅲ组配合使用公猪诱情;试验Ⅱ、Ⅳ组第1次配种前3~5min肌注20IU催产素,间隔8~12h进行第2、3次人工授精;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仅进行3次常规人工授精。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和对照A组各组间配种分娩率、胎均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Ⅳ组分别与对照B组之间配种分娩率、胎均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但试验Ⅲ、Ⅳ组之间配种分娩率、胎均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该试验表明使用公猪诱情、配种前肌注20IU催产素的人工授精技术对提高经产母猪配种分娩率、胎均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效果相当,都有相当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