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绿洲灌区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2) 472-47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绿洲灌区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24 (2) 472-479

绿洲灌区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
崔文强;杨彩红;田琨
单  位: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耕作方式;种植模式;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产量
摘  要:
为提出有利于小麦、玉米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耕植模式,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免耕(NT)、传统耕作(CT)两种耕作方式,小麦玉米间作(W/M),小麦后插播冬油菜玉米轮作(W-G→M)、小麦玉米轮作(W→M) 3种种植模式,测定不同耕作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的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CT相比,NTW/M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CTW/M分别高出54.96%、1.18%、13.79%;NTW/M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CTW/M分别高出53.19%、25.99%,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净光合速率较NTW-G→M、NTW→M分别高出34.81%、32.73%,气孔导度分别高出1.02%,35.62%,蒸腾速率分别高出8.89%、30.92%;与CT相比,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TW/M分别高出8.93%、3.19%;NTW/M玉米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TW/M分别高出20.79%、7.97%,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NTW-G→M分别高出8.33%、2.10%;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NTW→M分别高出10.33%、12.55%;与CT相比,NTW/M小麦产量较CTW/M高出24.08%;NTW/M玉米产量较CTW/M高出10.16%,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产量较NTW-G→M、NTW→M分别高出9.56%、17.07%。因此,NTW/M处理更有利于小麦、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实现增产,是河西灌区值得推广的一种耕植模式。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