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AL型不育细胞质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
相似文章
-
红麻线粒体基因atp9克隆及不育细胞质分子标签的利用 [赵艳红, 廖小芳, 赵洪涛, 黄其椿, 唐兴富, 李初英, 周瑞阳] 南方农业学报 2015,46 (6) 964-970
-
红麻雄性不育细胞质相关的cSNP位点发掘 [赵艳红, 廖小芳, 李初英, 赵洪涛, 黄其椿, 余明丽, 周瑞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21 (5) 51-56
-
不同细胞质源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研究 [孙朝华, 谭学林, 陶光喜, 郭艾, 雷伟, 朱高倩, 赵颖, 王昌江, 成晨] 杂交水稻 2013,28 (3) 68-71
-
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 潘大建, 吴惟瑞, 黄巧云, 范芝兰]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3) 8-10
-
以小麦不育细胞质为背景的恢复系选育方法 [田笑明, 聂迎彬, 孔德真, 崔凤娟, 桑伟, 刘鹏鹏, 穆培源, 徐红军, 韩新年] 新疆农垦科技 2019,42 (10) 6-7
-
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影响 [卞云龙, 邓德祥, 王益军, 张勇, 蒋守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26 (4)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