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牛肉肌纤维类型差异及成熟过程中组织蛋白酶活性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7) 355-36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牛肉肌纤维类型差异及成熟过程中组织蛋白酶活性研究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0 (7) 355-364

牛肉肌纤维类型差异及成熟过程中组织蛋白酶活性研究

作  者:
丰永红;李海鹏;张松山;谢鹏;徐晨晨;孙宝忠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褐牛;肌纤维类型;宰后成熟;组织蛋白酶;ATPase染色法;RT-PCR法
摘  要:
为考察不同部位牛肉肌纤维类型的差异、比较两种肌纤维分型方法、研究肌纤维类型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选取新疆褐牛冈下肌、菱形肌、背最长肌、背阔肌、腰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共8个部位的牛肉,分别用ATPase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肌纤维类型组成和MyHC基因相对表达量,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分析ATPase染色图像,计算各类型肌纤维的面积和直径,并检测各部位牛肉宰后成熟0、3、7、9、11、14 d时组织蛋白酶B、L、H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两种肌纤维类型的分型方法在确定Ⅰ型肌纤维数量时呈极显著相关,在8个部位牛肉中,均没有发现MyHCⅡb型基因的表达,ATPase染色法确定的ⅡB型肌纤维数量百分比与RT-PCR法确定的MyHCⅡx型基因表达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MyHCⅡa型基因表达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两种确定肌纤维类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TPase染色法确定的ⅡB型肌纤维可能与RT-PCR法确定的MyHCⅡx基因相对应.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各部位牛肉组织蛋白酶活性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部位的牛肉达到活性最大值的时间不同;组织蛋白酶H活性非常低,相比于组织蛋白酶B和L,其在宰后成熟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组织蛋白酶L活性是B活性的2.5~4倍,在宰后成熟中起更重要的作用.Ⅰ型肌纤维数量与宰后9、11 d组织蛋白酶B和L活性呈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新疆褐牛各部位肉中含有的Ⅰ型肌纤维越多,组织蛋白酶活性越高,越有利于牛肉宰后成熟嫩化.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