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喀斯特地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43 (2) 351-35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Responses of soi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to lithology and afforestation in karst region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22,43 (2) 351-359

喀斯特地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

作  者:
陈优;肖丹;郑生猛;胡亚军;王小利;何寻阳
单  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贵州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喀斯特;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岩性;人工造林
摘  要:
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特征,是合理利用AMF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提升造林效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和碎屑岩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区域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其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结果表明:球囊霉属(Glomus)为研究区主要优势属,其相对丰度为58.50%~89.37%.AMF群落对人工造林的响应在不同岩性条件下存在差异:在石灰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AMF香农多样性指数;在碎屑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球囊霉属相对丰度,却降低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和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pH和速效磷是影响AMF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岩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间接作用于AMF群落变化(p<0.05);而人工造林则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特别是速效磷)对AMF群落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p<0.05).可见,人工造林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受到地质背景(岩性)的制约,未来将AMF用于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时要充分考虑土壤岩性.
译  名:
Responses of soi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to lithology and afforestation in karst regio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