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世博会的缺憾 中国无国花 绿化与生活 1999 (4) 2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世博会的缺憾 中国无国花 Greening and Life 1999 (4) 26

世博会的缺憾 中国无国花

作  者:
木叶
摘  要:
昆明世博会以它的大气势、大手笔,让世界聚焦,写下了世界园林史上惊世骇俗的一笔。从宏观来看,世博园本身就是一个“吉尼斯纪录”。走进世博园,我花了7个多小时,才走马观花地看完4.2万平方米的5大场馆。且不说展区和6大专题园的多少项世界纪录了,就是那各国的国花就让人震撼。你看:日本的樱花,朝鲜的金达莱,尼泊尔的红花杜鹃,印度的荷花,新加坡的卓锦·万代兰,古巴的蝴蝶百合花,英国的红玫瑰,瑞典的铃兰,西班牙的石榴花,法国的矢车菊,荷兰的郁金香,奥地利的爱都威斯,美国的玫瑰……竟相向游客们一展芳容。然而,看着异国绚丽多彩的国花,不少游客禁不住问:中国的国花是什么?它在哪里?是呵,世博会上,主办国的中国尚无自己的国花。这是为什么呢?早在SO年代初,中国就有人意识到了没有国花这一缺憾,在评选国树的同时呼吁尽快评出国花。1992年,花木界专家陈俊愉先生在多家媒体上建议:中国应尽快评定国花。陈先生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场声势浩大的有领导、有组织的评选国花活动开始了。为了显示其评选的公正性、严肃性和庄重性,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制定了参评国花的三条基本标准:一是土生土长、地道的中国花;二是寓意明白,在文化积淀、历史渊源等方面能代表中国的风范;三是栽培广泛。根据这三条标准,最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牡丹和梅花。究竟定哪一种呢?民意调查结论不一,争辩激烈。支持梅花的人在列举出一大串梅花的好处的同时,指出牡丹的两大缺点:栽培不广泛和花期短,“花开花落ZO天”;而支持牡丹的人列举出一大串牡丹的优势后,又指出梅花的两点不足,一是带刺,不能代表中国人的风范;二是季节性明显,“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哗众取宠之嫌。与此同时,一些盛产荷花、菊花的地方都在为自己的花争殊荣。一时间,群芳斗妍当国花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牡丹为我国国花,而兰花、荷花、菊花和梅花,依次为我国春、夏、秋、冬四季名花。牡丹夺魁,大势已定,只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册封加冕”。然而,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由于种种原因,农业部上报的国花评选结果没有通过,被搁置了起来。世博会定在中国昆明召开了,而地域广阔。物产丰富、花卉众多的中国却没能选出自己的国花,颇令人焦急。于是,一些有识之士连连发出急迫呼吁。1999年3月12日,正值“植树节”,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刘典立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再次郑重向全国人代会提出一项议案——《关于尽快审议牡丹为国花的议案》。尽管议案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但世博会开幕在即,而国花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定的.最终,我们还是把这个缺憾带到了世博会上。缺憾归缺憾,缺憾之后是猛醒。国花,是一个国家在植物资源或传统园艺栽培发展中的一种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在文化积淀和精神风范方面的象征。因此,国人翘首盼国花。现在,评定中国国花应该再次提上日程了。世博会的缺憾 中国无国花@木叶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