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刺鳅属(Mastacembelus)鱼类和中华刺鳅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10) 119-12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刺鳅属(Mastacembelus)鱼类和中华刺鳅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2021 (10) 119-124

刺鳅属(Mastacembelus)鱼类和中华刺鳅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

作  者:
吴斌;王海华;曾庆祥;徐先栋;马本贺
单  位:
赣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刺鳅属;中华刺鳅;COI基因;遗传距离;分子系统发生树;
摘  要: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7种刺鳅属鱼类和中华刺鳅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碱基组成偏倚明显,27种刺鳅属鱼类COI基因中,A+T含量(53.6%)明显高于G+C含量(46.4%);在中华刺鳅COI基因中,A+T含量(57.8%)也明显高于G+C含量(42.2%),这与大部分鱼类的COI基因序列研究结果一致。中华刺鳅与大多数刺鳅属鱼类均保持中等遗传距离(0.162~0.217),但与非洲坦噶尼喀湖特有的Mastacembelus albomaculatus的遗传距离较远,达到0.268,计算了27种和26种(剔除Mastacembelus albomaculatus)刺鳅属鱼类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34和0.123。基于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27种刺鳅属(Mastacembelus)鱼类和中华刺鳅可以明显区分为3个类群,即以大刺鳅等大多数刺鳅属鱼类、中华刺鳅、Mastacembelus albomaculatus。研究结果支持中华刺鳅属于刺鳅科,同时建议重新整理刺鳅属。由NJ和MP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均提示,非洲坦噶尼喀湖特有的Mastacembelus albomaculatus是相对较古老的类群,刺鳅属鱼类可能起源于非洲,但这需要进一步更加全面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同时,大刺鳅和中华刺鳅保持相对较近的遗传距离,通过种间杂交,培育耐低温且营养高的新品种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