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章
-
瓢鸡饲养管理 [王兆葵, 阳奇峰] 云南农业 2021 (1) 52-54
-
瓢鸡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朱图寿, 谢强明, 李才勇, 梁赛芝] 中国畜牧兽医 2011,38 (5) 250-252
-
瓢鸡3个防御素基因(AvBD4、AvBD5、AvBD14)的Bi-PASA分子标记与沙门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黄梦阳, 李杨, 张林云, 陈多珍, 富国文, 杨向东, 罗袁山, 史宪伟] 中国家禽 2019 (19) 10-15
-
瓢鸡资源保护与利用 [熊安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 (2) 63-64
-
瓢鸡种质特性研究 [佟荟全, 豆腾飞, 葛长荣, 徐志强, 荣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V31 (4) 652-657
-
基于HS-SPME-GC-MS法比较瓢鸡和盐津乌骨鸡不同部位挥发性风味成分 [荀文, 王桂瑛, 赵文华, 俞媛瑞, 廖国周, 葛长荣] 核农学报 2021 (4) 923-932
-
镇沅县瓢鸡林下养殖探讨 [李忠会]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6) 169-170
-
无尾瓢鸡尾部骨骼缺失观察 [宋迟, 韩威, 胡艳, 徐文娟, 邸超, 苏一军, 李慧芳] 中国家禽 2014,36 (18) 53+56
-
线粒体DNA COX3基因多态性与瓢鸡生长和屠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杨, 杨向东, 王静, 张斌, 黄英, 史宪伟] 中国家禽 2015,37 (8) 12-15
-
云南省普洱市瓢鸡种质资源保护的思考 [朱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 (3) 6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