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黑龙江省西部草原蝗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1) 228-23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黑龙江省西部草原蝗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21 (1) 228-236

黑龙江省西部草原蝗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作  者:
金永玲;高玉刚;董辉;王丽艳;张海燕
单  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作物-有害生物互作生物学及生态防控重点实验室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垫尖翅蝗;杀虫剂;抗性;增效剂;草原蝗虫;
摘  要:
为明确黑龙江省西部草原蝗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实现对草原蝗虫的高效节药治理,采用点滴法于2010年和2013年检测当地优势种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不同种群对10种常规杀虫剂的敏感性,并测定3种增效剂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显示,与相对敏感基线相比,2010年大垫尖翅蝗肇源、林甸和杜蒙种群对有机磷类杀虫剂马拉硫磷、三唑磷和辛硫磷均未产生抗性,抗性比在1.09~3.32之间;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比在3.57~6.86之间,处于敏感性下降和低抗水平;对其他5种杀虫剂氟虫腈、丁烯氟虫腈、阿维菌素、苦参碱和印楝素比较敏感,抗性比在0.88~1.44之间。2013年肇源种群对辛硫磷的抗性水平稍有增加,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比上升至9.43~9.57,但仍处于低抗水平。停止使用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3年,大垫尖翅蝗对其的低水平抗性可以恢复到敏感水平;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混用增效醚,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混用磷酸三苯酯,增效作用显著,对抗性种群的增效比达到3.48以上,可以明显降低用药量。表明黑龙江省西部草原蝗虫对各类常用杀虫剂未产生高水平抗性,对大部分杀虫剂较敏感,且混用增效剂可以有效延长杀虫剂的使用寿命,有效控制草原和农牧交错地带农作物的草原蝗虫。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