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1,29 (7) 1127-113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Yields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of the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the upland red soil of Jiangxi Province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1,29 (7) 1127-1137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作  者:
封亮;黄国勤;杨文亭;黄天宝;唐海鹰;麻巧迎;王淑彬
单  位: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壤旱地;间作;玉米;大豆;种间关系;群体产量
摘  要:
江西红壤旱地光热水资源充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筛选江西红壤旱地间作优势明显、群体产量与经济效益较优的玉米||大豆的种植模式,于2018—2019年设置7个处理:玉米||大豆间作带宽2 m、行比2:2,带宽2.4 m、行比2:3,带宽2.4 m、行比2:4,带宽2.8 m、行比2:3,带宽2.8 m、行比2:4,及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分析了两年间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带宽行比变化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大豆单作产量显著高于各自间作产量;间作处理中,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下作物群体平均产量为6801.88 kg·hm-2,较带宽2.4 m、行比2:3模式增产7.56%,说明适宜带宽模式下增植1行大豆有利于作物增产;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两年平均经济效益为15822.96元·hm-2,较玉米、大豆单作平均经济效益增加9.90%、209.48%,说明间作种植模式相比于单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2)2019年试验中,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最高,为1.77,与其他间作处理呈显著性差异,该模式下两年平均LER为1.59,相较于带宽2.0 m、行比2:2(1.55),带宽2.4 m、行比2:3(1.44),带宽2.8 m、行比2:3(1.35),带宽2.8 m、行比2:4(1.44)间作模式表现出较好的土地生产能力.3)带宽为2.4 m或2.8 m时,增植1行大豆,LER分别提高10.42%、7.41%,玉米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YLM)分别提高77.01%、59.02%,玉米侵占力(AM)分别提高91.89%、82.22%,玉米竞争比率(CRM)分别提高38.69%、24.11%,经济效益(EB)分别提高8.38%、4.80%,玉米收获指数(HI)分别提高6.12%、6.25%,说明适宜带宽模式下增加大豆行可以提高间作玉米的竞争优势,以此来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行比为2:3或2:4时,带宽由2.4 m增至2.8 m,LER分别减小6.67%、9.66%,AYLM分别减小42.62%、59.79%,AM分别减小64.44%、73.17%,CRM分别减小19.15%、33.14%,EB分别减小10.23%、13.99%,玉米(HI)分别减小2.08%、0.51%,说明不同行比配置模式下增加带宽均会削弱间作玉米的竞争优势,使得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综上,带宽2.4 m、行比2:4种植模式能较好地协调作物种间关系,土地产出率较高,经济效益较优,可作为江西红壤旱地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
译  名:
Yields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of the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the upland red soil of Jiangxi Province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