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秸秆还田深度对黄棕壤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剖面变化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0 (2) 308-31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秸秆还田深度对黄棕壤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剖面变化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0 (2) 308-314

不同秸秆还田深度对黄棕壤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剖面变化的影响

作  者:
张奇;陈粲;陈效民;张志龙;刘巍;任晓明
单  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黄棕壤;秸秆还田;水分常量
摘  要:
为了解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后土壤水力学参数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在2016~2018年以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对黄棕壤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以无秸秆还田(CK)为对照,秸秆还田处理秸秆数量相同、还田深度不同,共设对照(CK)、秸秆表面覆盖(T0)、秸秆10~20 cm还田(T10)、秸秆20~30 cm还田(T20)和秸秆30~40 cm还田(T30)6个处理,作物种植模式为冬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一年后可有效地改善土壤团聚体状况,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增加了0.89%~4.33%、16.27%~28.92%和14.65%~26.36%;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水分常量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含量和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37.31~61.39 g kg-1、25.51~38.70 g kg-1、36.21~52.80 g kg-1和0.69*10-5~1.11*10-5cm s-1,凋萎系数降低了9.59~14.12 g kg-1;秸秆还田后第二年的土壤改良效果比第一年好.研究表明,10~20 cm秸秆还田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