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耕作与栽培 1999 (1) 61-6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1999 (1) 61-65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作  者:
张邦琨;张路;陈芳;余世洪
单  位:
贵州大学农学系;毕节市农业局
关键词:
玉米;生态气候;气候影响;高原地区试验
摘  要:
通过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王米主要生育阶段田间小气候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毕节高海拔地区3333~4444株/667m2,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大喇叭口—抽雄吐丝)的田间小气候随密度增加更为适合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特别是每667m24444株这一密度群体结构最为合理,株间温度22~33℃,相对湿度为85%左右,对太阳辐射能吸收能力强,反射损失少,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玉米实际667m2产522.3kg,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量达676.58kg/6m2,相对于其它密度能获得较佳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若按当地当年气候资源估算,其利用率仅为34.8%,可能增产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