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22,54 (4) 33-3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to-roughage ratios on lipid metabolism enzyme activ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tissues of house-fed yaks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2022,54 (4) 33-39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  者:
徐俊杰;何生平;夏振海;陈芳慧;姜强;张威;蔡亚非
单  位: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海省海南州科技局
关键词:
精粗比;舍饲育肥牦牛;脂代谢酶活性;脂代谢相关基因
摘  要:
旨在通过对舍饲育肥牦牛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探究其对牦牛体内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15头平均体重130.4 kg、年龄2-3岁的健康阉牦牛,随机分为精粗比为3∶7(A组)、5∶5(B组)和7∶3(C组)3个组,每组5头.饲喂90d.试验最后一天进行屠宰,分别取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通过酶联免疫(ELISA)技术和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脂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A组和B组相比,C组牦牛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质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酶活性及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牦牛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酯酰辅酶A氧化酶(ACO)、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1(CPT-1)和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2(CPT-2)酶活性及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脂质合成酶与脂肪酸氧化酶的酶活性和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在肝脏、十二指肠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日粮精粗比为7∶3时能更好地促进青海地区舍饲育肥牦牛体内脂肪的形成与沉积,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本试验为青海地区牦牛舍饲日粮的精粗配比改进及牦牛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译  名: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to-roughage ratios on lipid metabolism enzyme activ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tissues of house-fed yak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