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作物类型退耕还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2,50 (4) 60-6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everal Types of De-farming Wetland in Naolihe Nature Reserve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22,50 (4) 60-65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作物类型退耕还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作  者:
侯文久;于洪贤;刘曼红;刘鑫宇;金洪阳;梁亚森
单  位: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三江分局;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作物类型;退耕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摘  要:
为了解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内不同作物类型退耕还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于2020年7月选取了大豆、玉米、水稻3种作物类型的退耕还湿地共8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并分析浮游植物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样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7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40.15%),其次为硅藻门(22.63%)、裸藻门(16.06%)、蓝藻门(13.14%).3种作物类型的退耕还湿地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种类数、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水质指标、浮游植物优势种及丰度说明退耕湿地水质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和富营养化状态.RDA分析显示,退耕湿地浮游植物主要受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译  名: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everal Types of De-farming Wetland in Naolihe Nature Reserve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