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滇中富磷区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差异与土壤磷素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6) 285-29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滇中富磷区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差异与土壤磷素研究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 (6) 285-292

滇中富磷区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差异与土壤磷素研究

作  者:
成祥;付登高;何高迅;张雅静;禹明慧;王越;刘嫦娥;段昌群
单  位: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富磷区;土壤有效磷;土壤养分;云南松群落;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摘  要:
以同在滇中地区磷素差异较大的富磷区与贫磷区的云南松林群落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ui修正后的Hedley磷素分级,研究了土壤磷素的有效磷特征和土壤其他养分因子,分析了2类云南松群落的结构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富磷区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贫磷区,虽然两地活性磷(H2O—Pi、NaHCO3—Pi和NaHCO3—Po)含量都低于10%,但富磷区活性磷含量显著高于贫磷区,贫磷区有机磷含量高于无机磷含量,富磷区却相反;富磷区其他土壤养分如全氮、有机碳含量也显著高于贫磷区。富磷区云南松群落林木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高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而平均株高、平均胸径、冠幅低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讨论认为,在贫磷区云南松与富磷区云南松群落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策略有关,在磷素匮乏的地区,植物群落为了维持正常生长而进行紧密磷素循环,植物和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磷素来自有机磷的矿化与溶解,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磷损失;但在磷素极其充沛的地区植物和微生物群落更加倾向将磷素从土壤矿石转移到生物地球化学磷循环中,对于当地植物和微生物来说,紧密的磷素回收就显得无关紧要。两地云南松群落结构的显著差异与地表磷素含量关系密切,富磷区因土壤磷含量丰富,并且引起其他营养资源丰富,从而能够维持更多种类的植物,同时相应地降低云南松在群落的生态优势;相应地贫磷区磷素成为限制因素,并且其他营养资源也相对短缺,从而不能支持更高水平的植物多样性,云南松因具有较强竞争力而生态优势更高。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