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2) 315-32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4 (2) 315-325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  者:
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
摘  要:
为明确气候变暖和“双晚技术”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期,基于WMAIP集成模型,对华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冬前积温下限及最迟播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晚播减产幅度由南向北增大,南部晚播减产幅度最小(<19.5%),中部晚播减产幅度在26.4%以内,北部晚播减产幅度最大,最高可达32.0%。华北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的适宜播期分别在9月25日—10月5日之间、9月30日—10月20日之间和10月10日—11月5日之间。华北地区冬小麦基于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冬前积温下限分别在497~629℃·d和344~581℃·d之间,并由南部向北部递增。在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条件下,河北、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最迟播期分别为10月1—13日、10月10—16日、10月22—28日和10月7—19日、10月16—22日、10月31日—11月12日。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北地区“双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