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2) 38-4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2) 38-46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作  者:
贾国清;杨旭;李永东;王宇;郑笑傲;蒋勇;杨彪;李生强
单  位: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兴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水鹿;毛冠鹿;贡嘎山保护区;红外相机;日活动节律;核密度估计;重叠指数;时间生态位分化;

摘  要: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水鹿(Cervus equinus)与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分化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二者进行持续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来对比分析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水鹿与毛冠鹿均偏向于晨昏活动,但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相似度较低(Δ=0.80, P<0.01),水鹿日活动节律有3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3:30—04:00、06:00—08:00、18:00—23:30,而毛冠鹿仅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7:00—12:00与17:00—21:30。水鹿早上的活动高峰明显比毛冠鹿提前,而晚高峰结束时间比毛冠鹿晚2 h。二者在旱雨季间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水鹿:Δ=0.93, P=0.03;毛冠鹿:Δ=0.88, P<0.01),二者在旱季早上的活动峰值较雨季晚半小时,毛冠鹿傍晚(19:00)活动峰值比雨季(20:00)提前1h。和雨季相比,二者均在旱季傍晚的活动高峰值更大、活动高峰期更长,而在雨季的活动高峰值和活动高峰期二者之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二者间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低(Δ=0.80),且旱季的重叠指数(Δ=0.83)和最大活动高峰值(0.12)均高于雨季(Δ=0.74;高峰值为0.10),但整体上和季节间均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可以通过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来减少二者在食物、空间与时间资源上的竞争以实现共存。研究结果可为同域分布下近缘物种的更深入的共存机制研究和针对性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3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