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岩藻黄质关键前体新黄质的代谢工程合成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2) 57-6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岩藻黄质关键前体新黄质的代谢工程合成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 2022 (2) 57-65

岩藻黄质关键前体新黄质的代谢工程合成

作  者:
张桂林;张亚亭;姜宏;刘振;毛相朝
单  位: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肠杆菌;岩藻黄质;玉米黄质;紫黄质;新黄质;代谢工程;
摘  要:
岩藻黄质是海洋藻类中常见的叶黄素之一,尤其在褐藻中含量较高,具有抑菌、抗炎、抗肥胖、抗糖尿病、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和抗器官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性。新黄质是岩藻黄质的可能前体物质,首次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构建新黄质合成途径,首先构建了pTrc99a-crt EBIYZ质粒,该质粒携带5个来自于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的基因crt E、crt B、crt I、crt Y和crt Z,编码的蛋白分别是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番茄红素环化酶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将该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了产玉米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pTrc99a-crt EBIYZ,玉米黄质产量(细胞干质量,下同)为0.70 mg·g-1。以产玉米黄质工程菌为宿主,将来自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ZEP3基因去信号肽之后转入,得到产紫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pTrc99a-crt EBIYZ p ACYCDuet-1-QZEP3。在紫黄质工程菌E.coli BL21 p Trc99a-crt EBIYZ p ACYCDuet-1-QZEP3的基础上转入新黄质合酶基因NSY,成功获得了产新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NEO,新黄质产量为99.27μg·g-1,紫黄质产量为150.30μg·g-1,玉米黄质产量为119.77μg·g-1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