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9) 321-33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1 (9) 321-330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作  者:
卓志清;李勇;勾宇轩;赵云泽;黄元仿;兴安
单  位: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旱作区;耕层质量;聚类分析;最小数据集;压实层;障碍度;
摘  要:
为准确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特征,针对全部初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运用最小数据集耕层质量指数(MDS-Plough horizon integrated quality index,MDS-PHIQI)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研究区耕层质量及主导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粘粒含量、耕作层穿透阻力和压实层厚度组成,最小数据集可替代全部初选指标对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进行评价;东北旱作区耕层质量指数分布在0.10~0.53之间,均值为0.30,整体处于低和中等水平。东北旱作区合理耕层指标参数的适宜范围为:有机质质量比大于等于37.16 g/kg,全氮质量比大于等于1.75 g/kg,有效磷质量比大于等于26.38 mg/kg,粘粒质量分数为4.60%~6.19%,耕作层穿透阻力小于等于364.56 k Pa,压实层厚度小于等于8.18 cm。东北旱作区粮食产量低产区耕层多存在结构型障碍,中产区耕层结构型障碍和养分限制共存,而高产区耕层主要表现为养分限制型障碍。整体来看,研究区耕层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耕作层穿透阻力、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需针对上述指标采取针对性的耕作和培肥措施。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