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初进原始林 内蒙古林业 2000 (12) 3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初进原始林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2000 (12) 35

初进原始林

作  者:
杨兴华
摘  要:
1954年初,黄河沿岸三盛公一带的造林调查设计告一段落以后,我等奉命调到东部参加大兴安岭森林经理调查。第一次进原始林,甭提多高兴啦 ! 在海拉尔经过几天技术培训,我被编入三中队八小队,立即向林区进发。 到了牙克石,改乘闷罐车,列车在窄轨的森林铁路上行驶。一路上,听一名“老”森调队员讲:进了林子,要小心各种野兽,特别是野猪和熊瞎子。他说他那次碰见个熊瞎子,心想这下完啦 !紧急关头,忽听一声枪响,熊瞎子肚子上被穿了个洞,肠子流出半截,那老熊把肠子往肚子里塞了塞,又向枪响的方向猛扑过去,终于被打猎的鄂伦春老人击毙。“老”森调队员们还告诉我,无边无际的森林,大都没有具体地名。有一次不知谁在跨河的倒木上胡乱写了“订婚桥”三个字,从此这个地方就叫订婚桥了…… 在森林铁路的尽头,我们背起行李、仪器,抬着帐篷,穿过积水的草地,小心地踩着一个个塔头,艰难地继续前进。周围满山是郁郁葱葱的落叶松林、白桦林。傍晚,帐篷搭在一片林中空地上。前临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后靠一片盛开的杜鹃。一株弯曲下来的白桦树自然形成一个圆门,里面,宛如一座花园。 我们用间伐的松树椽子支起床铺。解开毡子包裹的行李,那袋式的鸭绒被上,都印着“ USA”字母,是志愿军从抗美援朝前线缴获的战利品。每个行李里,少不了一袋面,或者一袋米。 小队长郭景龙对大家说:“这个地方,是伊根河林区最北端,就叫木瑞后堵,地形险要,森林茂密,渺无人烟。中队领导把这一最艰苦的任务交给咱们,是对咱们的信任。” 从第二天起,我们就用经纬仪和罗盘仪测定方向,把这一地区区划成许多 1公里见方的林班,然后再根据树种、林种、林龄、疏密度等等划分小班,调查和测定其面积、蓄积量。 我们虽然是学林的,但很多人是第一次走进原始林区。目不暇接的美丽风光、清新潮润的林区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然而,随着天气变暖,那滋味就不好受了,成群的蚊子、小咬、牛虻和草爬子轮番叮咬令人难以招架。好在每天外业归来,都能带回采摘的蘑菇、木耳、猴头、金针菜、榛子,还有拣到的鹿角。河里的鱼从未见过人,也不知道跑,在清澈的水里漫游,傻乎乎地就成了我们的盘中美味。收获的喜悦,甘淳的口福,很快便让我们这群劳累了一天的青年人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神秘的原始林充满诱惑,也潜伏着危险。第二中队的纪捷敏迷山三天三夜,靠吃笃斯果、喝桦树水维持生命,行至额尔古纳河被河水拦住去路,河对岸就是苏联,这才原途返回得以生存。 冬日临近,我和关学宝往回测一条公路线的走向。已是冰天雪地,我们继续爬山涉水。夜晚,就在 1尺厚的雪上铺上毡子,钻进鸭绒被进入梦乡。当我们测到根河时,发现了铁路勘测队的帐篷,借宿一夜,当时就像住上高级宾馆一样惬意。 外业结束,队员们陆续返回大队驻地乌兰浩特,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招来列车乘务员的多次查票和盘问。当我们这些人掏出大把的票子买饭时,人们才相信我们不是乞丐。 初进原始林,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多彩的 。 初进原始林@杨兴华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