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规范社会时间秩序的隐喻:《补农书》"月令"象征意义探析 中国农史 2020 (4) 18-2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规范社会时间秩序的隐喻:《补农书》"月令"象征意义探析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20 (4) 18-25

规范社会时间秩序的隐喻:《补农书》"月令"象征意义探析

作  者:
李燕;王加华
单  位:
关键词:
月令;《补农书》;张履祥;社会秩序
摘  要:
月令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总结,作为古代社会早期的"王官之时",具有很强的时间规范与社会指导作用.《补农书》是反映明末清初杭嘉湖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一部地方性农书,其创作动因与明清易代的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作为江南士人与明遗民的张履祥对明清鼎革的反思.书中的"逐月事宜"月令表述,隐含了张履祥希望通过规范农事时间秩序而重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而这背后,归根到底又与传统中国"以农为本"的农耕文明特色直接相关.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