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途径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0 (4) 303-30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途径的研究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0 (4) 303-308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途径的研究

作  者: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单  位: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密度;施氮量;群体结构;成穗途径;淮北
摘  要:
小麦在向高产过度中,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产量的提高.密度是群体形成的基础,肥料也影响群体的发展.通过密度与施氮量试验,探讨出最佳的密度和施氮量,使产量构成的三因素得以协调发展.在基础肥力较高(不施肥亩产200公斤以上) 的高产麦田,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宿科808,在冬春雨水较多的条件下,亩施氮素12公斤,每亩基本苗可降低到8万,走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在基础肥力比较低的中低产麦田,成穗途径主要靠适当增加苗数,走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蘖成穗的途径.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