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0,37 (3) 193-20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rice planting system on the formation of outbreak population of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Stl)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10,37 (3) 193-200

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

作  者:
齐国君;肖满开;吴彩玲;江潮;张孝羲;翟保平
单  位: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潜山县植物保护站;安庆市植检植保站;怀宁县植物保护站
关键词:
褐飞虱;水稻种植制度;暴发种群;单季中稻;后期迁入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稻区北部(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省)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季改单季的水稻种植制度的调整,为了阐明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2007、2008年在怀宁县和潜山县采用田间调查与卵巢解剖等方法研究了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及世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安庆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种植后,6月中旬至7月下旬迁入的褐飞虱可以直接降落在单季中稻本田,并能连续繁殖,种群增殖倍数可高达数百倍,单季中稻褐飞虱的发生量高于双季晚稻;卵巢解剖确定了单季中稻及双季晚稻中褐飞虱各世代的虫源性质,单季中稻褐飞虱迁出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后期迁入提供虫源,也可以在本地作近距离的扩散迁移,加重对双季晚稻的危害。皖南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但显著增加了本地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而且也导致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频繁出现褐飞虱的后期迁入。因此,水稻种植制度的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译  名: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rice planting system on the formation of outbreak population of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Stl)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