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维管组织的解剖学特征 山西农业科学 1987 (10) 1-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维管组织的解剖学特征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87 (10) 1-5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维管组织的解剖学特征

作  者:
陈朱希昭;曹宛虹
关键词:
花药;维管组织
摘  要:
对由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小麦——太谷麦所分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维管组织进行了比较观察,查明可育株花药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相对排列,木质部在近轴面(腹面),韧皮部在远轴面(背面),这种结构与小麦茎中散生的外韧维管束的结构是一致的。小麦花药维管束在花丝部分不具维管束鞘,只有在进入药隔部位以后才分化出明显的维管束鞘细胞。同时发现在成熟花药药隔维管束鞘上有类似凯氏带的结构,这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其功能有待进一步了解。太谷麦不育株花药在发育前期(花粉母细胞阶段)具有与可育株相似的正常的维管组织。当药室内发生异常的减数分裂时,药隔维管组织也不再继续发育而转向衰解过程。据此,似乎难以判明由于维管组织发育不良,影响了养分运输,促进了花粉败育。因为药隔维管组织的衰解与药室内异常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药隔维管组织的衰解可能仍可归因于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而其表达的效应主要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其影响在幼嫩花药中是多方面的,如小孢子发生过程不正常,绒毡层和中层提早退化,以及药隔维管束的发育障碍等。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