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黄土高原潜在自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生境适宜性 水土保持学报 2021,35 (5) 188-193,20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patial Pattern and Habitat Suitability of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35 (5) 188-193,203

黄土高原潜在自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生境适宜性

作  者:
韩庆功;彭守璋
单  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恢复;潜在自然植被;生境适宜性;LPJ-GUESS模型;黄土高原
摘  要:
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各界关注,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PNV)和生境适宜性概念应纳入植被规划,作为植被恢复的参考依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使用动态植被模型(LPJ-GUESS),揭示黄土高原2001—2020年PNV空间格局及其生境适宜性的动态演变,并界定了植被优先恢复区.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PNV以草地和森林为主,潜在草地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地区(约占73.23%),潜在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约占26.16%),极少的裸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山区;在潜在森林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针叶林占比分别为22.28%,3.88%,0.01%;随着气候变化的推进,潜在森林面积有所下降,而潜在草地面积有些许增加.PNV的生境适宜性呈现西北低、南部及东南高的分布,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平原地带的潜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其生境适宜性较高,而分布在北部及东北部的潜在草地其生境适宜性较低;并且,对于每种PNV类型,其最高生境适宜性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及优先恢复区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译  名:
Spatial Pattern and Habitat Suitability of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