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江口南支水域刀鲚仔稚鱼资源量的年度变化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5) 828-83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口南支水域刀鲚仔稚鱼资源量的年度变化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2021 (5) 828-836

长江口南支水域刀鲚仔稚鱼资源量的年度变化

作  者:
饶元英;钟俊生;刘欢;李联飞;陈威
单  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刀鲚;仔稚鱼;数量分布;年度比较;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南支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的分布和丰度变化,2018年6—10月在该水域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在每月的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并与2014和2015年在相同水域和相同时期的研究结果作比较。共拖网58网次,采集刀鲚仔稚鱼4 611尾,平均密度0.123尾/m3,体长范围3.10~61.74 mm。发育阶段从前弯曲期到稚鱼期,其中:以前弯曲期仔鱼(3.10~18.12 mm)最多,占总数的86.18%;其次是弯曲期仔鱼(4.90~24.05 mm),占8.50%;后弯曲期仔鱼(9.75~30.36 mm)和稚鱼(24.22~61.70 mm),分别占4.60%和0.72%。白天涨潮期采集刀鲚仔稚鱼4 211尾,平均体长11.18 mm,平均密度0.169尾/m3;退潮期采集339尾刀鲚仔稚鱼,平均体长10.52 mm,平均密度(0.029尾/m3)低于涨潮期密度。St.8的夜间涨退潮期调查显示,涨潮期密度(0.005尾/m3)大于退潮期密度(0.002尾/m3)。刀鲚仔稚鱼的发育阶段组成,2014年以卵黄囊期仔鱼为主,2015和2018年均以前弯曲期仔鱼为主。各年刀鲚仔稚鱼出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期基本相似,主要集中在6—8月,9—10月出现量极少。仔稚鱼密度分布表明,3年间各站位点密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1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