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初探 水产学报 2019 (4) 968-97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eeding effect of the red swamp crayfish(Procambarus clakii) using biofloc technology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2019 (4) 968-977

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初探

作  者:
李京昊;成永旭;王海锋;黄锦;申浩然;陈焕根;李嘉尧
单  位: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生物絮团技术;生化组成;消化酶;抗氧化性
摘  要:
为探究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可能性,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和普通饲料投喂2种方式短期养殖体质量为(9.70±0.32) g的克氏原螯虾30 d。比较养殖期间2实验组的水化学指标以及实验结束时2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情况,肌肉及肝胰腺营养成分组成,胃、肠和肝胰腺组织的消化酶活性,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①在养殖期间,絮团组水体总氮(TN)、亚硝态氮(NO 2?-N)、硝态氮(NO 3?-N)的质量浓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②本实验条件下2实验组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③絮团的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6.8%,能够满足克氏原螯虾对于蛋白的需求。但絮团的粗脂肪含量较低,这也影响了絮团组幼虾肌肉组织的粗脂肪沉积量。④絮团组幼虾肝胰腺中α-淀粉酶(α-AL)、脂肪酶(LPS)、纤维素酶(CL)活性均显著高于饲料组幼虾,而饲料组幼虾在胃、肠组织中的α-AL活性较高,2实验组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⑤絮团组幼虾的抗氧化能力与饲料组幼虾相比,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但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以及溶菌酶(LZM)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达到与饲料投喂相同甚至更好的养殖效果。
译  名: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eeding effect of the red swamp crayfish(Procambarus clakii) using biofloc technology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