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大黑山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 防护林科技 2013 (1) 15-17+2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for Typical Plant Community in Daheish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1) 15-17+20

大黑山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

作  者:
霍妍;郑云龙
单  位:
辽宁省朝阳县水土保持局;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生态修复;典型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摘  要:
以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方法,对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内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人工林植物群落按生长型可以划为明显的乔木层和草本层2层群落结构类型;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蒙古栎+蒙椴植物群落(Ⅱ)>山杏+黄榆植物群落(Ⅰ)>蒙古栎植物群落(Ⅲ)>油松+山杏混交植物群落(Ⅴ)>油松纯林植物群落(Ⅳ)>油松+沙棘混交植物群落(Ⅵ)>油松疏林植物群落(Ⅶ)。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要大于人工林植物群落。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由于远离人类活动区,长期以来受人为干扰较小,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发达的草本层植物群落。
译  名: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for Typical Plant Community in Daheish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