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相似文章
-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分布特征 [赵双梅, 刘宪斌, 李红梅, 董文彩, 沈健萍, 包金美, 梁芳, 鲁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38 (8) 88-95
-
湿润稻作体系中还田小麦秸秆分解及土壤活性碳变化特征 [陶玥玥, 周新伟, 金梅娟, 施林林, 陆长婴, 王海候] 江苏农业学报 2022,38 (1) 94-101
-
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齐梦娟, 石朔蓉, 姜春前, 王书韧, 王辉, 王景弟]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6) 122-129
-
土地整治对土壤有机质及碳含量的影响-以延安治沟造地项目为例 [张盼盼, 何靖] 绿色科技 2021,23 (14) 30-33,38
-
治沟造地对延安土壤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盼盼, 雷娜, 李燕] 农技服务 2021 (6) 89-92,98
-
玉米秸秆添加畜禽粪便田间条带堆腐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李虎, 吴景贵, 李建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9) 1944-1953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养分有效性及作物产量的关系 [刘淑霞, 刘景双, 赵明东, 王金达, 于君宝, 丛晓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 (5) 67-71
-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产量的短期影响 [王丹丹, 周亮, 黄胜奇, 李成芳, 曹凑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32 (04) 80-85
-
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 [王琴, 范曾丽, 孙辉, 武艳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 18-23
-
短期免耕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展茗, 汪金平, 乐丽鑫, 江洋, 余键, 潘圣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09,48 (4)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