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白龙江林区地表甲虫沿海拔梯度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22,59 (1) 193-20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ground beetl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 the Bailongjiang forest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22,59 (1) 193-202

白龙江林区地表甲虫沿海拔梯度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作  者:
李丹春;付作霖;罗子渝;林媛;蔡建华;唐明代
单  位: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多样性;地表甲虫;海拔梯度;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摘  要:
[目的]揭示白龙江林区地表甲虫群落沿海拔梯度(927-2 735 m)的多样性格局、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为林区内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及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采用巴氏罐诱捕法,沿不同海拔梯度(927、1 794、2 376和2 735 m)设置陷阱诱集地表甲虫.[结果]共采集2 015头地表甲虫,包括18科95种.虎甲科Cicindelidae的个体数量最多(436只)占总数的21.6%,其次是叩甲科Elateridae、步甲科Carabidae、葬甲科Silphidae、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5个科的采集数量占到总数的75.1%,是白龙江地区优势种群.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流域内地表甲虫的数量及优势种群数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海拔2376 m处,地表甲虫丰富度最高,诱集数量最多.低海拔地区地表甲虫丰富度低,诱集数量少.在种群动态变化中,中高海拔地区的优势种群在6-9月间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呈单峰增长模式,且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科种群的诱集峰值不同.如在不同海拔梯度内诱集的步甲科数量均在7月份最多;在海拔2 376 m处,叩甲科个体数量在8月份最多,相比海拔较低的1 794 m处,则7月份数量最多,在低海拔927 m处和高海拔地区2 735 m处,叩甲科的个体数量急剧减少,且动态变化不明显.[结论]在白龙江林区拱坝河流域,地表甲虫种类丰富,优势种群明显.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其优势种群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根据地表甲虫群落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可将地表甲虫分为三类.一是分布在中高海拔,包括步甲科、隐翅甲科及虎甲科等,在流域内4个不同海拔梯度都有分布.二是在中高海拔和高海拔处种类丰富,在低海拔处未诱集到相应甲虫,包括叩甲科及葬甲科.三是在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但数量少,未形成优势种群,包括金龟科、象甲科及瓢虫科等.
译  名: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ground beetl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 the Bailongjiang forest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2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