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权政策的演变——以国家和福建地方互动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农史 2011 (1) 74-8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s' Permanent-Tenancy Policy during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RC——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and Fujian local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11 (1) 74-83

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权政策的演变——以国家和福建地方互动为中心的考察

作  者:
张少筠;慈鸿飞
单  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清;民国;土改;永佃权
摘  要: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各县市的永佃制档案,以国家和福建地方的互动为中心,对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权政策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清前中期地方政府认为永佃制的存在产生诸多弊端而试图消除之,但因为永佃习俗"牢不可破"而未能成行;清末民国中央政府顺应民情对永佃权进行立法,但又没有照单全收永佃各项权利;法定"永佃权"和民间"田皮权"在名称及权利上的不一致,使得地方政府历经了一个过程才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面对各地永佃权的盛行,共产党在减租政策中对永佃权的界定契合了民间习俗,土改中以承认农民永佃权为基础处理土地问题的政策在地方得到了贯彻实施。政府的永佃权政策在国家和地方的互动中逐步走向规范,而这一规范过程表明,既承认永佃权是对土地所有权的分割,同时吸取习惯法合理性的永佃权政策才是完善的。
译  名: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s' Permanent-Tenancy Policy during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RC——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and Fujian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