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掖单19号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章
-
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党根友, 李新, 关雅静, 朱永兴, 罗湘宁, 张文博, 王兆川] 新疆农业科学 2022,59 (2) 337-343
-
沈单16号玉米制种错期播种技术探讨 [王兆川, 王学铭, 袁栓, 王效勇, 马新春]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6) 38
-
掖单13、19号玉米杂交种制种新技术 [王兆川, 王学铭, 雍瑞华] 宁夏农林科技 1998 (4)
-
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覆膜追肥效果试验 [王兆川, 王效勇, 马新春, 袁栓, 张川, 沈强云, 周涛] 种子科技 2008,26 (1) 45-46
-
玉米新品种卫农998选育报告 [党根友, 李新, 罗湘宁, 张文博, 王兆川, 徐卫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21,52 (1) 1-4
-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强云, 许志斌, 王永宏, 王兆川] 玉米科学 2005,13 (2) 22-25
-
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王兆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181+184
-
气象因子对吴忠市利通区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的影响研究 [沈强云, 王兆川, 韩丙芳, 李梅婷, 陶卫新, 杨建功] 农业科学研究 2006,27 (3) 37-39
-
试论种子企业降低存货和应收账款解决流动(营运)资金不足的途径 [王晖, 吴龙军, 雍瑞华, 王兆川] 种子 2012,31 (11) 50-53
-
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肥密栽培技术研究 [沈强云, 刘伟, 王兆川, 李占彪, 王平, 袁栓] 种子 2005,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