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16,35 (2) 320-32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Progresses in Research on the Resistance of Soybean to Phytophythora Root Ro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sojae Soybean Science 2016,35 (2) 320-329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研究进展

作  者:
刘世名;李魏;戴良英
单  位: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大豆;Phytophthora sojae;疫霉根腐病;抗病性;抗性位点基因
摘  要:
大豆疫霉根腐病由卵菌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引起,是一种大豆生产上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大豆对疫霉菌的抗性表现有2种,一种是由单位点显性基因Rps控制的完全抗性,对大豆疫霉菌小种具有特异性,另一种为多基因控制的部分抗性,由数量性状位点控制,对所有大豆疫霉菌小种具有广谱抗性。迄今已定位、鉴定了26个单位点Rps基因,分别分布在第2(1个)、3(12个)、10(1个)、13(4个)、16(2个)、17(1个)、18(4个)及19(1个)条染色体上。其中,Rps1k提供了最稳定的PRR抗性。尽管在Rps2等位点区域检测到了抗病基因簇,但至今仅从Rps1k位点分离出了功能基因Rps1k-1和Rps1k-2,二者均为CC-NBS-LRR类型基因,且在细胞内可重组形成Rps1k-3。单位点基因的PRR抗性一般能维持8~15年左右,QTL控制的PRR抗性则较稳定、持久。有待不断发现新的PRR抗性资源和鉴定新的抗性基因,以及阐明大豆抗PRR的遗传与分子机制以长期、有效地防治大豆PRR。本文主要针对大豆的PRR抗性研究,尤其是近年在多个新Rps基因的鉴定、相关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及蛋白质组学上的研究,以及影响大豆PRR抗性的基因功能鉴定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译  名:
Progresses in Research on the Resistance of Soybean to Phytophythora Root Ro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sojae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3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