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耕作与栽培 2021 (5) 52-5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2021 (5) 52-54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作  者:
戴宝生;邢炜;张华崇;赵树琪;李蔚;徐碧林;吕锐玲
单  位: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小麦品种;数量性状;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产量;
摘  要:
为探索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内在规律,对2019—2020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域试验的29个小麦新品种的数量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性状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与千粒重变异系数较大,除生育期外,其他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小麦单产的提高要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的关系。建立小麦产量与数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全生育期、株高与单产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分析表明,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说明小麦单产的提高必须保持千粒重、穗粒数和有效穗同步提高,同时兼顾株高和全生育期。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