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稻草—绿狐尾藻复合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养猪废水综合效益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2) 325-33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Integrated benefit analysis of a combined constructed wetland using rice-straw and 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to treat swine wastewater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8 (2) 325-334

稻草—绿狐尾藻复合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养猪废水综合效益分析

作  者:
李远航;刘洋;刘铭羽;李希;周脚根;李裕元;吴金水
单  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桃源县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养猪场;猪场废水;绿狐尾藻;资源化利用;生态治理技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摘  要:
养殖废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浙江绍兴某大规模养猪场(存栏生猪5万头)为例,采用稻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生态治理技术,系统分析养殖场废水处理的综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工程进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N)、氨氮(NH4+-N)和总磷(TP)进水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53~2 487.5、294.8~1 290、273.15~1 078和21.75~49.3 mg/L,而系统末端出水的COD、TN、NH4+-N和TP浓度最高依次为65、40.5、26和5 mg/L,全年工程系统对COD、TN、NH4+-N和TP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4%、97.9%、99.3%和90.6%,且出水水质均显著优于国家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 18596—2001)。从生态效益而言,稻草—绿狐尾藻生态治理技术对COD、TN、NH4+-N和TP的年减排量分别可达到53.0、29.1、25.4和1.1 t/万头。工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还通过水产养殖、青饲料利用等途径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万元/万头。研究表明,稻草—绿狐尾藻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生态治污新技术,符合当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社会需求,显著优于一般的工厂化污染治理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译  名:
Integrated benefit analysis of a combined constructed wetland using rice-straw and 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to treat swine wastewater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