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Impact of Reclamation Activities on Water-soluble Ionic Iron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Sanjiang Plain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7,26
(03)
101-105
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分布特征的影响
作 者:
潘月鹏;阎百兴;徐治国;张丰松;张凤英
单 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可溶性铁;分布特征;地表水;湿地;农田;三江平原
摘 要:
选取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前后具有代表性的地表水类型,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WSIFe)含量与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块尺度上,湿地地表积水、排水中WSIFe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20、1.75mg·L-1;开垦为大豆田后地表无积水,排水中降为1.34mg·L-1;开垦为水田后分别增加为2.76、2.38mg·L-1,这与使用铁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灌溉有关。在区域尺度上,虽然湿地开垦导致沼泽性河流中WSIFe含量降低,但目前含量(均值为0.66mg·L-1)仍高于黑龙江(0.34mg·L-1),是黑龙江WSIFe的重要来源;农田排水干渠中WSIFe含量均值为0.42mg·L-1,也是黑龙江WSIFe的来源之一,但其贡献量低于沼泽性河流;湿地开垦减少了地表水中WSIFe向黑龙江的输出。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Fe3+的相对含量在田块尺度上出现增加,在区域尺度上有所降低,湿地开垦前后地表水中WSIFe的主要存在形态均为Fe3+。无论是田块尺度还是区域尺度,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WSIFe含量的季节变化都与灌溉活动有关。
译 名:
Impact of Reclamation Activities on Water-soluble Ionic Iron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Sanjiang Plain
相似文章
-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剖面溶解性铁的含量与迁移特征 [潘月鹏, 阎百兴, 陆永正, 张凤英] 土壤通报 2007,38 (6) 123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