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及氮足迹综合评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7) 1125-113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及氮足迹综合评价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2019 (7) 1125-1133

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及氮足迹综合评价

作  者: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单  位: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碳足迹;氮足迹;稻麦生产系统;生态评价;生命周期评价法
摘  要:
[目的]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麦轮作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源,定量评估稻麦系统碳足迹和氮足迹对实现该地区低碳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农户调查问卷,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和氮足迹构成及大小,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为CO2-eq 7728.8 kg/hm2和N-eq 190.6 kg/hm2.CH4排放和NH3排放分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和活性氮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稻麦生产碳足迹和氮足迹的39.0%和91.8%.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稻麦生产碳足迹和氮足迹主要受柴油和肥料的影响.在调研的稻麦生产农户中发现种植规模与碳足迹和氮足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小规模稻麦种植相比,大规模种植单位产量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降低了22.6%和43.9%.稻麦生产系统单位产量碳足迹、氮足迹随着产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大力发展节肥节水技术,同时构建机械化、规模化农作种植模式是实现长江中游地区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