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低纬度地区光周期诱发三化螟滞育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1) 38-4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TUDIES ON PHOTOPERIODIC INUCTION OF LARVAL DIAPAUSE OF THE PADDY BORER SC/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IN THE REGION OF LOWER LATITUD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88 (1) 38-45

低纬度地区光周期诱发三化螟滞育的研究

作  者:
尹汝湛;古德就
单  位: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滞育;临界日长;累积效应
摘  要:
1973~1981年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来研究处于低纬度的广东翁城(24°22'N)、始兴县(24°57'N)和广州(23°N)第四代三化螟幼虫光周期诱发滞育的效应。结果表明,光周期是诱发滞育的主导因子。在自然光温条件下,光周期短于13小时显著地诱发三化螟滞育,长于14小时则促进化蛹,属典型的长日长反应型。在25℃条件下,始兴县和广州种群的临界日长分别为13小时20分和13小时18分。幼虫对光周期反应起累积效应。在25℃,LD13.5:10.5、LD14:10、LD15:9和LD24:0条件下,其临界日数依次为18、14、13和10天。幼虫对光周期反应具后效作用,短光周期不能使接受过长光周期的非滞育幼虫倒逆。广东4~5世代区第4代三化螟发育分化而形成局部世代的原因得到科学的解释。
译  名:
STUDIES ON PHOTOPERIODIC INUCTION OF LARVAL DIAPAUSE OF THE PADDY BORER SC/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IN THE REGION OF LOWER LATITUDE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