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绣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22,50 (7) 106-11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绣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0 (7) 106-111

绣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  者:
陈慧杰;邓衍明;齐香玉;陈双双;冯景;韩勇;王华娣;秦紫艺
单  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绣球;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
摘  要:
绣球叶片对植物病原体的入侵非常敏感,极易发生病害,尤其是叶斑病,其发生会引起叶片呈现大小不一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病死、脱落,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绣球的生长及开花质量.为明确引起绣球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在对绣球叶斑病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从绣球Bailer的病叶上获得5种病原真菌分离物;通过致病力检测试验,从5种病原真菌分离物中筛选到强致病力菌株H-3-1;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法对病原菌H-3-1进行鉴定,表明其为棒孢属多主棒孢菌;进一步通过菌落生长法测定H-3-1的生物学特性,发现病原菌H-3-1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8,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果为绣球棒孢叶斑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依据,也可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