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三沙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和水产养殖活动关系 海洋渔业 2019 (4) 408-42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三沙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和水产养殖活动关系 Marine Fisheries 2019 (4) 408-420

三沙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和水产养殖活动关系

作  者:
王楠;纪炜炜;付婧;周进
单  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三沙湾;网箱养殖;海藻养殖;鲍鱼养殖;底栖生物
摘  要:
为了解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及区域内水产养殖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依据2016年夏季采集的样品数据,分析底栖群落结构、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典型群落参数在不同类型水域(鱼类网箱、海带吊绳、鲍鱼筏式养殖水域和自然水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三沙湾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门75种,群落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71.34个·m-2和21.82 g·m-2.其中,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索沙蚕属一种(Lumbrineris sp.)和角海蛹(Ophelina acuminata)等多毛纲动物为数量优势物种,常在鲍鱼筏式和鱼类网箱养殖水域形成较高种群数量.物种数(N)、丰度(S)、生物量(B)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等群落参数在不同水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群落空间异质性较高,空间差异未反映出水域类型的差别.水深、底层水体温度和盐度、沉积物含水率、粉砂-黏粒比例、总氮含量以及总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因子和群落相关性较强.综上,三沙湾底栖群落在群落参数方面与我国沿海温带水域相似,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较为独特;物种组成可表征网箱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