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福建省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恢复效果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12,32 (6) 147-151+15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Vegetative Restoration Settings Deployed on Wastelands of Zijinshan Gold-copper Mine in Fujian Province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2,32 (6) 147-151+157

福建省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恢复效果分析

作  者:
侯晓龙;庄凯;刘爱琴;蔡丽平
单  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林学院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矿山废弃地;植被配置模式;恢复效果
摘  要: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措施对矿山废弃地的恢复效果,采用标准样地调查的方法,分别从植物种类、数量、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等方面对福建省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恢复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均可快速增加废弃地植物种类,恢复5a后不同配置模式的草本植物数量均高于未经开采的对照样地,其中马尾松+胡枝子+香根草+当地河滩草(模式B)最多,达到了25种;枫香+本地河滩草(模式D)和桉树+本地河滩草(模式E)物种丰富度指数M和Shan-non-Wiener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较大,可较快地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配置模式植被覆盖度均有较大提高,除马尾松+胡枝子(模式A)较低外,其他模式均达到85%以上;马尾松+胡枝子+香根草+本地河滩草(模式B)灌草层生物量最大,达到对照的15.81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马尾松+胡枝子+香根草+本地河滩草(模式B),枫香+本地河滩草(模式D)和桉树+本地河滩草(模式E)3种植被配置模式对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较好,可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
译  名: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Vegetative Restoration Settings Deployed on Wastelands of Zijinshan Gold-copper Mine in Fujian Province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